认证概述
认证等级体系
-
初始级(1 级)软件过程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,项目依赖个人主动性和能力,无完整管理规范,现阶段暂不开放评估。
-
项目规范级(2 级)项目基本可按计划实现预期结果,依据选择和定义的管理规范,执行软件开发和管理的基础过程。
-
组织改进级(3级)企业能在组织范围内稳定实现预期项目目标,持续改进,建立并改进组织标准过程和过程资产。
-
量化提升级(4级)企业可在组织范围内量化管理和实现预期目标,运用统计分析技术,建立量化的质量与过程绩效目标,是目前可评估的最高等级。
-
创新引领级(5级)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,实现组织业务目标持续提升,引领行业发展,使用创新手段促进软件过程能力不断提升,现阶段暂不开放评估。
认证核心价值
-
政策适配性符合国家软件国产化战略导向,多地政府将其纳入产业扶持政策并提供资金奖励。
-
能力诊断工具系统性识别企业软件开发短板,为改进路径提供数据化决策依据
-
市场竞争力认证背书增强客户信任,尤其在招投标中体现专业资质优势
-
流程规范化推动建立可复用过程资产库,降低项目风险并提升交付效率
认证要求
基础资质

企业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稳定经营2年以上,主业围绕信息系统建设或软件开发,提供营业执照、知识产权证明(如软件著作权)等材料。技术团队需具备专业背景与定制化开发能力,并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。
管理体系文件

需提交组织战略报告(含软件业务目标)、岗位职责定义、软件开发资源说明(工具/设施清单)、过程改进计划及绩效记录。同时需提供项目规范文件(标准过程文档、裁剪指南)和度量指标库(含组织度量计划与指标定义)。
过程能力证明

需展示历史项目案例文档(需求/设计/测试文档)、风险管理机制、供应商管理流程及配置管理记录。人员能力方面需提供培训制度、能力发展计划和相关报告
改进机制

须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持续改进体系,包括过程资产复用机制、量化分析模型(4级要求),且三年有效期后需通过复审维持认证
服务流程
成功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