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评价认证
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(CQC)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(NIM)推出,依据国家标准 ‌GB/T 51314-2018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标准》‌ 及行业规范 ‌CQC8302-2018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评价技术规范》‌ 实施,旨在规范数据中心运维能力评价体系。
认证概述

该认证针对数据中心供配电、空调、消防、智能化等核心系统的运维能力开展综合评价,确保电子信息设备运行环境的稳定可靠。认证采用 ‌文件审核+现场评估+获证后监督‌ 模式,全面审查组织管理、技术能力、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体系,评价结果直接影响数据中心服务等级与市场公信力。

认证等级体系
  • 5星级(≥900分)‌
    5星级(≥900分)‌
    运维规范性、安全性及响应时效性达行业顶尖水平,支持高密度设备无中断运行。
  • 4星级(800-899分)
    4星级(800-899分)
    关键系统双重冗余,可实现同时维护,故障恢复时间≤15分钟。
  • 3星级(700-799分)
    3星级(700-799分)
    运维流程标准化,年均培训≥40小时,能耗监控覆盖率100%。
  • 1至2星级(500-699分)
    1至2星级(500-699分)
    满足基础运维要求,但冗余设计不足,故障恢复依赖人工干预。
认证核心价值
  • 提升市场竞争力‌
    提升市场竞争力‌
    认证证书是运维能力的权威背书,显著降低客户审计成本,增强企业投标资质与行业口碑。
  • 优化运营成本‌
    优化运营成本‌
    量化指标(如PUE值)推动节能改造,实测能耗降低10%-30%,运维效率提升20%以上。
  • 强化风险管理‌
    强化风险管理‌
    通过容错设计验证及应急预案审查,系统年度宕机时间减少90%,保障业务连续性。 人才与品牌赋能‌
认证要求
  • 制度体系要求‌
  • 技术能力要求‌
  • 审查流程要求‌
制度体系要求‌
建立覆盖电气(390分)、空调(220分)、消防(90分)、智能化系统(100分)的运维制度,总分1000分需达最低500分;明确绿色运维目标,包括碳排放监控方案及节能技术应用路径。
技术能力要求‌
关键设备(如UPS、精密空调)需具备‌N+1冗余‌或更高配置,通过72小时连续负载测试;运维团队需100%持证上岗,年均接受≥40小时技术培训,且通过故障模拟演练考核。
审查流程要求‌
现场评估‌:验证基础设施同时可维护性(如带电维护隔离措施)及容错运行能力; 持续监督‌:获证后每年接受突击检查,未通过者降级或撤销证书;三年期满需重新认证。
服务流程
  • 01
    需求洞察与合作缔约
    依托专业团队,触达客户,掌握核心诉求,签订合作契约,构建信任基石。
  • 02
    深度诊断与需求解构
    开展疑难点调研分析,解构业务现状,明确本质诉求,锚定服务方向。
  • 03
    定制化解决方案构建
    聚合行业标准、政策导向与企业特性,搭建全周期定制化服务方案,覆盖认证规划、资源配置、执行路径等核心模块,确保服务的专业性与适配性。
  • 04
    风险识别与优势焕新
    精准识别业务风险并提供规避策略,深度挖掘企业优势,重塑客户典型案例,赋能企业品牌价值。
  • 05
    体系化培训与审核护航
    构建分层分类的资质培训体系,强化理论与实践,提供现场审核答辩指导,高效推进认证审核。
  • 06
    专业评估与资质赋权
    联合机构与专家,多维度评估,规划升级路径,完成资质认证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成功案例
在线咨询
电话沟通
电话:010-88998158
微信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