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045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
ISO 45001由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于2018年正式发布,旨在取代OHSAS 18001等早期标准。ISO在制定过程中成立了特别工作组,包括中国、美国、英国等国家代表及国际劳工组织(ILO)和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参与,以统一全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框架。该标准起源于1990年代各国独立标准(如英国BS 8800),最终整合为国际通用规范。
认证概述

ISO 45001是国际公认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,帮助企业识别、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风险,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。其核心框架包括领导承诺、员工参与、风险评估及持续改进,采用PDCA循环模式(计划-执行-检查-改进)。认证要求企业建立文件化制度并有效运行至少3个月,通过审核确保合规性(如遵守《安全生产法》)。该体系适用于所有行业,旨在提升员工安全、降低事故率,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形象。例如,实施后可减少工伤40%以上,优化运营成本。

认证等级体系
  • 未设置等级体系
    未设置等级体系
    采用认证通过发放认证证书
认证核心价值
  • 风险防控‌
    风险防控‌
    系统化识别危险源,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(如某化工企业事故率下降40%),保护员工健康并避免财产损失。
  • 合规保障‌
    合规保障‌
    确保符合《安全生产法》等法规要求,降低法律处罚风险(如避免环保罚款或停产),增强企业运营合法性。
  • 成本优化
    成本优化
    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医疗费用、保险赔付和停工损失(如制造业年均节省超200万元)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。
  • 品牌竞争力‌
    品牌竞争力‌
    认证作为国际投标“硬门槛”,增强客户信任和供应链合作机会(如外贸订单准入),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。
  • 管理效能‌
    管理效能‌
    整合PDCA循环优化流程,明确部门职责,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生产效率(如电子制造业不良率降至0.8%)。
认证要求
  • 基础条件
  • 体系实施
  • 审核流程
基础条件
申请组织需为独立法人或授权实体,持有营业执照满3个月且有社保缴纳记录;必须建立文件化体系(包括质量手册、程序文件等),并有效运行至少3个月,留存完整记录(如培训日志和事故报告)。环境专项要求包括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(针对生产型企业),确保初始合规性。内部需完成至少1次内审和管理评审,证明体系持续性。
体系实施
制‌:企业需诊断现状并编制体系文件(如作业指导书),覆盖危险源辨识、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;全员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安全规程(如应急程序),并通过数字化工具(如ERP系统)实现流程管控。运行阶段需执行PDCA循环,保留操作记录并验证措施有效性(如抽查现场操作)。
审核流程
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表、营业执照等材料后,接受现场审核(包括文件审查和操作观察);若发现不符合项(如记录缺失或执行偏差),需15-30天内完成整改。审核通过后颁发3年有效期证书,维护阶段需定期复审(如年度监审),确保持续改进。企业申请前1年内不能有行政处罚记录。
服务流程
  • 01
    需求洞察与合作缔约
    依托专业团队,触达客户,掌握核心诉求,签订合作契约,构建信任基石。
  • 02
    深度诊断与需求解构
    开展疑难点调研分析,解构业务现状,明确本质诉求,锚定服务方向。
  • 03
    定制化解决方案构建
    聚合行业标准、政策导向与企业特性,搭建全周期定制化服务方案,覆盖认证规划、资源配置、执行路径等核心模块,确保服务的专业性与适配性。
  • 04
    风险识别与优势焕新
    精准识别业务风险并提供规避策略,深度挖掘企业优势,重塑客户典型案例,赋能企业品牌价值。
  • 05
    体系化培训与审核护航
    构建分层分类的资质培训体系,强化理论与实践,提供现场审核答辩指导,高效推进认证审核。
  • 06
    专业评估与资质赋权
    联合机构与专家,多维度评估,规划升级路径,完成资质认证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成功案例
在线咨询
电话沟通
电话:010-88998158
微信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