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IT企业第一次申请ITSS认证会选择ITSS运维三级认证(拓展级),其中ITSS运维一级(引领级)和ITSS运维二级(改进级)不能直接申请。第一次申请ITSS只能从三级(拓展级)或四级(基本级)申请,其中四级是入门级,三级为更进阶的拓展级。
企业申请ITSS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,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:
企业需严格按照《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》中三级的特征和关键指标,搭建完善的运维服务能力体系。企业搭建运维体系后,需有效运行 6 个月以上,以充分验证其适用性和稳定性。同时,企业还需提供运维服务能力管理、人员、资源、技术和过程等方面的有效证据,证明该体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效果。
1、能力管理: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业务搭建完善的能力管理体系,以人员人员、技术、流程、资源为核心制定目标并进行规划。通过对业务分析找出差距并进行改进,同时搭建业务监控与优化机制,提升运维服务业务能力。
2、质量管理:企业需要搭建整个运维业务的质量管理体系,明确目标、职责与管理要点,通过对制定的服务标准、规范流程等,对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业务监控形成数据。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 制定改进计划,保证运维业务质量提升。
3、人员:企业需要设置涵盖运维管理、技术支持、操作实施等关键岗位,明确各个岗位的指责,确保人员数量与技术能力匹配运维业务的要求,同时搭建人员培训、考核、发展机制,持续提升人员能力,以支撑拓展级运维服务的规范开展与质量保障。
4、过程:企业需要制定标准化、流程化、精细化流程设计。同时对流程执行进行跟踪管理,及时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。并及时改进,提升整体运维服务质量。
5、技术:企业需要明确技术规划和标准,引入能有效支撑运维服务业务的相关技术及工具。确保技术工具能够支撑核心运维流程提升服务效率。同时企业需要具备技术研发、储备的能力,针对业务和技术发展可以进行技术迭代。
6、资源:企业需要确保提供的资源可以有效的支撑运维服务业务的开展,需要根据运维服务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,保证资源的可用性、可靠性和安全性。同时要针对资源进行动态的管理,通过定期的盘点、性能监控等方式掌握资源状态,可以及时针对资源进行补充或者优化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7、交付:企业需要明确交付目标、流程等环节责任,确保服务交付结果与客户需求能够保持一致。需要根据服务业务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,确保在交付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流程与标准。同时搭建交付监控与客户沟通机制,主动收集客户反馈,针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。
8、应急:企业需要明确应急事件的分级和分级标准,针对不同级别事件制定详细应急预案。日常需做好应急准备,如储备应急物资、组建专业应急团队并定期开展培训与演练,确保团队熟悉应急流程与自身职责。同时,搭建有效的监测与预警机制,及时察觉潜在风险,一旦触发应急事件,迅速启动预案,应急团队能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并投入处置工作,严格遵循流程进行问题排查、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实施,在处置过程中持续跟踪进展,及时调整策略,事后深入总结经验教训,对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优化,以此保障运维服务在面临突发状况时能快速恢复,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。
申请ITSS运维三级认证,对企业来说不仅是能力的证明,也是提升运维服务质量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。虽然在准备阶段需要企业在多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,但是通过认证以后,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!